龙眼种植效益的技术
1、龙眼种植效益低的主要原因1.1投产和单位面积产量低
广西龙眼发展是在1990—1995年,按照种植3—4年投产计算,目前都应该进入投产期。即使按80%~85%面积投产计算,也应有18万~19万hm2投产。然而据调查,2001年投产面积只有9.47 hm2,投产率只有43.07%;2002年投产面积只有12.58万hm2,投产率只有55.75%。
1.2 品质差,价格低
除劣质品种品质差、价格低外,我区龙眼中的优良品种石硖、储良等,也有相当部分由于栽培方面的原因,造成质差价低。有些果园由于缺肥、缺水,使良种龙眼果实变小,肉薄味淡,石硖平均单果重6~7g,储良不足10g。这样的果价格低,效益当然不好。2002年龙眼价格总体偏低,价格差异很大,某林场优质果卖到了4元/kg,而同一个地方品质不好的龙眼1.4元/kg,还无人问津。
1.3 栽培成本高
没有采用经济有效的省力化栽培,投入劳力成本高。比如施肥次数多达6~7次,一年中耕除草5~6次;大冠稀植,树高5~6 m,地上部管理不方便,效率低。
1.4 原因分析
龙眼投产率低,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,常被归结为气候造成。我们认为,气候条件确实对龙眼产量有很大影响,但并不是所有的无产量、低产量都是气候造成。在相当多的果园里,低产或者无产量主要是人为的栽培因素造成,而不是气候造成 的。例如大年之后紧接着出现小年,多是由人为栽培因素造成。在大年时,人们往往舍不得疏果,因而在果实发育的同时,没有营养枝抽生,当年不能形成优良结果母枝单元;由于没有疏花疏果,树体负担过重,树势衰弱,采后攻不出两次梢;另外,采后没有及时修剪和施肥灌水攻梢;采后梢抽出时没有及时抹芽定梢,致使枝梢细密、纤弱等。
此外,近十多年来,花穗抽生期间出现的“冲梢”现象已经成为龙眼低产或无产量的重要原因。就气候条件来说,龙眼在相对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容易发生“冲梢”。但是,采取栽培措施预防“冲梢”,或者减轻“冲梢”的程度,提高产量,这已经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。
造成龙眼果实品质差的原因有很多种,例如缺乏足够的肥水;病虫为害;品种不良等。而没有疏花疏果,是形成劣质果的重要原因,这一点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。以至于疏花疏果这项重要操作没有广泛实施,成为劣质果多、品质差的重要原因。
2、提高龙眼栽培经济效益的几条具体措施
2.1 实施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模式
2.1.1 标准化的树冠模式:理想的树冠应当大小高矮适当,结构合理,内膛充实而不郁闭,枝条数量合适而粗壮,相邻树冠间有一定距离。具体是株行距为4m×4m,种植密度40~42株/667 m2;控制树冠高度约为2.5~3m,冠幅3.6~3.8m,枝条90~120枝,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有健壮枝条9~12枝。秋冬季最后一批梢充分老熟之后,树冠之间相距20~40 m。
2.1.2 标准化的结果母枝单元培养模式:石硖龙眼优良的结果母枝单元应当为三次以上枝梢叠加构成,基部粗度为1.0~1.2cm,具有18~25张正常复叶。这种母枝单元一般是在春夏短剪健壮枝梢、3月份疏花穗、5月份疏果穗以及剪截落花落果枝之后出的基枝发展形成的。其积累养分多,成花挂果情况好。而普通的结果母枝单元由两次枝梢叠加构成,具有15~18张复叶,基部粗度为0.8~1.0cm。在正常结果树中,这种结果母枝单元多是在采果之后剪口下长出的。只有挂果量适当,采后猛攻肥水,采后梢萌出后及时抹芽定梢,才能确保这种枝梢的数量。龙眼丰产优质栽培要求这两类枝梢的比例大约为1:1。
2.1.3 标准化的疏果模式:5月中下旬(盛花后35~40天)采果“三疏一”方法疏果穗,疏去1/3果穗,留下的2/3果穗又做疏粒处理。疏粒分为三步骤:先将果穗束拢,用枝剪在穗束顶部进行弧形短截疏粒,然后将穗束松开,在果穗中间疏去几个果穗小枝,在果穗基部疏去几个侧果枝(即当地群众称为“弧形短截+挖心+扫地”疏粒法)。达到每穗留粒数石硖60粒,储良、大乌圆40粒。
2.2 防止花穗“冲梢”
龙眼花穗“冲梢”一旦发生,往往速度很快,原来很好的成花形势迅速逆转,一整年的努力毁于一旦。具体掌握在1月下旬至2月初,龙眼芽体初萌动,颜色由较深的黑褐色转为较浅的褐黄绿色,质地由硬变软,主轴未明显伸长,饰变性叶(小复叶)向外斜伸整个芽体呈莲座状时用药。可以用乙烯利8ml+15%多效唑18g+水16?喷树冠表面(主要是芽体)。
2.3 实施经济有效的省力化栽培
改清耕法为生草法,每年割草2~3次,割下的草覆盖树盘。树盘内的草用除草剂除掉。改一年土壤施肥6~7次为2~3次。第一次在12月至翌年1月,结合挖沟控梢促花施重肥,第二次在5月下旬施壮果肥,第三次在8月份施采后攻梢肥,以有机肥为主,辅以化学肥料。其余时候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根外追肥。简化修剪方法。采用“三疏一”的方法疏(花)果穗,“弧形短截+挖心+扫地”的方法疏果粒。在营养枝修剪、树冠改造等方面,实行抓大放小,不要太过细,以提高效率。用快速、省工、省钱的化控方法代替手工操作。在可能的情况下,将病虫防治与喷液体肥结合起来。病虫害防治要考虑经济阈值,使防治得到的效益大于防治成本。对于局部发生病虫害实行挑治,不要动辄全园喷药。